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探讨 -> 正文

提升老年体育工作 助力健康鹰潭建设

2017-09-20 06:46365体育在线中文网

分享到:
0

  鹰潭市老年体育科学学会副会长 陈卫中

  围绕这个题目讲二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十二五”以来,老年体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我市和全国、全省一样,处于人口老龄化上升时期。

  (一)、联合国规定:

  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

  超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4%。

  (二)、我国、江西省人口老龄化情况:

  从全国范围看,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是一个大趋势。截止2015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6.1%。(日均退休24800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0.5%。(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115年、英国80年、美国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

  江西也不例外。但是与全国相比,情况稍好一些。据省统计局资料,2015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13.88%、9.44%,比2014年分别提高0.43、0.32个百分点。2016年末比上年净增老年人口21万人,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到14.26%、9.81%。老龄化程度呈继续加深,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

  (三)、鹰潭市人口老龄化情况: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鹰潭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只有6.1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89%。到“六普”(2010年末)时,鹰潭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32万人,占总人口的7.4%,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13年末,鹰潭65岁及以上人口9.5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8.33%,进入老龄化快速上升期。现在(2015年),鹰潭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74万人,占年末常住总人口的9.31%。

  (四)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1.导致老年抚养比提高,拖累经济发展速度;2.使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增加,减少了政府财政资金流动性、灵活性;3.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逐步加大了对老龄工作和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中国建设”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百姓健康问题,先后在许多场合发表过相关重要讲话和指示,形成了健康中国理念。其科学内涵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政治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老年人的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还是第一次。

  指出:建设健康中国,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贯穿于各部门、各领域,落实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行动中。凡是有利于人民健康的事就要努力做好。

  (二)、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民健身是题中应有之义。

  并提出了五条新的目标要求,其中第三条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在这一条中,提出了“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三个“明显提高”,与我们老年体协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体育活动密切相关。老年体育工作做好了,就能推动促进老年人自觉地参与健身体育活动,就能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建议》还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这与老年体协工作和老年体育科学学会工作也密切相关。

  (三)、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推行“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提出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到2030年: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们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平均每5年增长1岁,相当于达到美国2015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把“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实现全民健康;一个保障生命全周期的健康行动开始启程。

  资料: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版《世界卫生统计》: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为76.1岁,其中男性74岁,女性77岁。全球人口平均寿命71.4岁,其中女性73岁,男性68岁。平均寿命最高的是中国香港,女性87.32岁,男性81.24岁,超过了日本。平均寿命最低的是西非国家塞拉利昂,为46岁。

  近十年来,我国90岁以上增长近一倍;截止2015年10月,江西有百岁老人1202人。江西长寿指数居全国13位。

  (四)、“十二五”以来,国务院及其部委连续下发文件,强调做好老龄、老年体育工作。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下发46号文件,题目是《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力争到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元。

  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陆续还下发了专题文件,分别强调:发展老年人健身旅游事业、把老年人广场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基层文体广场、服务中心和社团组织建设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等12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意见》共6个部分、21条。是首次针对老年体协下发的文件。《意见》强调:体育健身活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便捷、经济、有效方式。 提出:要把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体育工作理论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意见》要求:要以“重在基层,面向全体”为工作方针,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自上而下延伸的老年人体育组织,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健身需要。

  (五)、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

  (六)2016年9月1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赣办发【2016】69号)。这个文件是1983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省老年体协以来,由省委、省政府就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联合下发的一个重要文件。它和《意见》充分肯定了各级老年体协3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而且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具体意见和要求,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七)、江西省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老年体育事业上新台阶。

  “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老年人逐年增加。到2020年,城市要求达到70-80%;农村不低于三分之一。

  第二个问题: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鹰潭”建设,动员更多的老年朋友参加健身体育锻炼。

  一、参加健身体育运动是老年人实现长寿的重要途径

  “五福临门”的第一福是长寿。命不夭折且福寿绵长是老年人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但老年人要怎样才能长寿?古今中外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参加健身体育运动,是老年人实现长寿的重要途径。早在2200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名著《吕氏春秋》中,就讲到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原因:“动也”。形象的说明了运动的功能。唐代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每天坚持打拳、按摩、练气功,因而健康长寿。他的医学名著《千金翼方》,就是在100岁时写成的。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论断,精辟地总结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50多年前,英国的政治家及作家温斯顿.邱吉尔说出了他的长寿秘诀:是运动让他长寿。运动对健康的潜在效益远远超过了其给机体带来的副作用。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把“适量运动”作为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进一步肯定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性。北京体育大学王正珍教授(博士生导师)介绍说:“国际上有一项大型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可以延缓衰老9年左右。”许多科学家的调查研究都表明:几乎所有的健康老人没有一个是懒惰的,他们终生都在劳动、活动或运动,说明了动者长寿,是生命科学的一条普遍规律。

  据省老年体育“两会”1999年对27名百岁老人健康长寿原因的调查,验证了“动者长寿”是科学的普遍规律。这27名百岁老人,出身、文化、职业、生活环境、身体素质不同,健康长寿的原因不完全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爱“动”,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体育健身活动。结论如下:

  一是“脑体俱动”者长寿。在27位百岁老人中,有4人是脑力劳动者,其中教育工作者3人,工商业者1人。他们在从事脑力劳动的同时,长期坚持体育健身活动,收到了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效果。如:103岁的江西农大老教授王云森,原来的体质并不好,幼年患过三年疟疾,青年时患过肺病,80多岁还患过急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但因他从事农业教学和科研,经常跋山涉水,深入农村,参加劳动;而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70多岁时还坚持慢跑和习练健身拳,80多岁以后改为散步和习拳。长期的脑力、体力劳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使他获得了祛病、强身、高寿的良好效果。

  二是“辛勤劳动”者长寿。被调查的27位百岁老人中,有23人是劳动人民出身,其中工人2人,农民20人,小商贩1人。绝大多数出身贫穷,从幼年开始就在艰苦环境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到了老年,仍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所以老而不衰,健康长寿。如105岁的李登科,14岁就下田劳动,到90岁时,还种了一亩多自留地,101岁那年,卖柴收入100多元,卖菜收入100多元。辛勤劳动使他长寿。1999年访问他时,已105岁。

  三是“劳武结合”者长寿。在8位男性农民百岁老人中,有2人在幼年和青年时期学过武术。他们在劳动之余,天天习武,到老年仍不间断,因而身体强健。如105岁的欧阳大图老人,还能一天往返县城,步行14公里。

  四是“铁肩铁腿”者长寿。如百岁老人廖云丰和周南珍,是40多年肩挑运货,翻山越岭的挑夫。他们证明了脚板子底下出健康的真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有10位老将军年逾百岁,他们是:吕正操(106岁)、肖克(102岁)、陈锐霆(105岁)、陈波(102岁)、孙毅(100岁)、曹广化(100岁)、童陆生(103岁)、魏天禄(103岁)、吴西(105岁)、阎捷三(102岁)。这10位年逾百岁的老将军,都是脑力、体力活动相结合的典范。其中吕正操106岁,是享年最高的。他的夫人刘沙这样概括他的养生之道是:“读书、打桥牌、打网球。”

  另据全国老龄委调查:百岁老人的长寿奥秘可归纳为以下十点:

  心胸开阔,待人宽厚,性情温和,知足常乐;

  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不偏食,不暴食;

  少喝酒,不吸烟,适量饮茶;

  一生热爱劳动,勤快好动;

  生活起居有规律,坚持早睡早起;

  家庭和睦,与子孙关系融洽,受到晚辈的精心照顾;

  邻里团结,乐善好施,深受人们的尊重;

  居住环境好,无污染,空气新鲜,饮水洁净;

  一生中未得过大病,有病能够及时治疗;

  家族有长寿史,胎次有靠前的优势。

  二、关于健身体育运动能全面增强老年人身心健康

  “五福临门”第二福是康宁。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也是每一个老年人的期望。世界上最好药品,只能治疗一种或几种疾病;最好的补品,也只能滋补身体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只有体育健身,才能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安宁。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体育锻炼不足每年会引发500万人死亡;多种常见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人的死亡风险。推荐成年人、老年人每周至少需要进行150分钟的体育锻炼。大量医学证据证明:身体活动和体育活动有益于健康,包括能够提高人体的心肺耐力,改善身体成分等身体素质,减少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等。每个公民作为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该主动接受体育运动健身这个“疫苗”,以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一)、体育运动有利于老年人运动系统的保健。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包裹骨骼的肌肉)组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系统的三个方面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一是骨质疏松,脆而易折,脊柱变形,驼背弯腰;二是关节的支撑力下降,灵活性减退,甚至出现骨质增生;三是肌肉细胞萎缩,力量和弹性下降,活动能力衰退,还会因缺钙而造成肌群劳损,腰背疼痛、腿抽筋。

  通过健身体育运动,可使运动系统的骨质营养状况改善,钙磷吸收量增加,有效地延缓骨质疏松,预防骨质增生和骨折发生;可增进关节软骨的坚韧性和弹性,使关节灵活,韧带坚强;可使肌肉血液供应充分,延缓肌肉萎缩,防止因肌体缺钙而引起肌群劳损、腰背疼痛、腿抽筋等现象发生。

  (二)、体育运动有利于老年人消化系统的保健。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会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包括牙齿松动、脱落,胃肠蠕动缓慢,所有消化腺的腺液分泌都会减少,形成整体消化代谢功能下降,并容易产生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诸如:溃疡病、胃下垂、肠胃神经官能症、便秘、痔疮等。

  通过健身体育运动,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消化腺液分泌增加,提高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增强食欲,使机体在充足的营养供给下得到增强。与此同时,还可使整个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总体上提高代谢功能,对防治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极为有利。

  (三)、体育运动有利于老年人呼吸系统的保健。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器官两部分组成。老年人的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退,表现为肺活量降低,呼吸力度减弱,呼吸道自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和病变。呼吸管腔一旦发生病变,如哮喘、慢支等疾病,都会使管腔变窄或阻塞,形成呼吸困难。肺部一旦感染或发生病变,如肺气肿、肺纤维化等疾病,则会使肺泡的气体交换发生障碍,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

  通过健身体育运动可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肺活量,提高肺气管的气流量和消除肺泡的气体交换障碍,使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肌功能的保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出现心脏功能减弱、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变硬,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一系列病变。

  通过健身体育运动可使心肌功能增强,心律正常,冠状动脉通畅,从而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同时,体育活动可有效地稳定血压,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全身对血氧的利用率,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重要器官的各种病变。对淋巴系统的体液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也能大大增强。

  (五)、体育运动有利于老年人神经系统的保健。人的神经系统,是由颅腔内的脑、椎管内的脊髓和分布全身的神经组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神经系统会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和疾病。最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细胞减少,大脑皮质萎缩,记忆力衰退,反映能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形成老年痴呆;有的出现脑血管意外,引起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等疾病。

  通过健身体育运动可以加速了血液循环,能及时给中枢神经细胞输送充分的养料和氧气,从而延缓大脑和中枢神经的衰老,使脑血管保持畅通,使神经的兴奋和抑制、传导和反应功能保持正常,这就能使老年人保持机体灵活,反应迅速,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的健康状态,有利于防治神经系统的各种疾病。

  (六)、体育运动有利于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保健。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和分散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统一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老化,使激素分泌量减少,调控功能削弱,从而引发出各种内分泌失调疾病。如老年人最常见的糖尿病,就是因为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所引发出来的疾病。

  通过体育运动可缓解内分泌系统的衰老,有利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通过体育活动来防治糖尿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和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控制血糖浓度。美国一个名叫戴雷的医生说:“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可减少抗胰岛素现象的发生概率。”他建议:“正在服用降糖药的患者,每天进行30分钟、每周3-4次低、中强度的运动,可使血糖浓度明显降低。”

  (七)、体育运动有利于老年人泌尿系统的保健。比如:男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遍会出现尿急、尿频、尿潴留和夜尿增多的现象。这是由于,泌尿系统膀胱肌萎缩、贮尿容量减少和生殖系统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病态反映;而通过体育运动,就能较好地缓解这种现象。美国医生杰特认为:每天坚持做“凯哥尔斯”健身操,通过挤压盆骨肌肉,有利于控制小便失禁。

  (八)、体育运动有利于老年人感觉器官和皮肤的保健。眼花耳聋是老年人最普遍的现象;但是坚持做眼保健操和耳保健操的老年人,其视力和听力衰退程度就会大大减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周进行体育锻炼至少一次者,较不锻炼者,发生耳蜗功能障碍的可能平均少32%。

  运动对皮肤也有好处。它能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提高皮肤感觉的灵敏度和对冷热刺激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

  (九)、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和抗病能力,还能防止外来病毒、细菌等有害微生物对人体各种器官的危害,使身体健康更有保障。

  (十)、体育运动有利于防治癌症。体育运动对人类的头号杀手——癌症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第一,体育锻炼可使血液中吞噬病菌的白细胞增多,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第二,体育运动使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可避免癌细胞癌变;第三,体育锻炼可使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起到防癌作用;第四,癌细胞厌氧,体育运动增加了氧的吸收量,可预防癌症;即使患了癌症,也可因运动增氧而起到治疗作用;第五,体育运动,可使人的体质增强,提高抗癌能力;第六,体育运动使神经系统的活动得到调节,消除人的压抑情绪,也有利于癌症的防治。英国曾作过一次运动与不运动对男性睾丸癌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每周运动15小时或更多时间的男性,要比根本不运动的男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癌症的威胁。每天坐在椅子上10小时的男性,要比每天坐在椅子上不超过3小时的男性,多71%的得病危险。

  综上所述,健身体育运动有十大好处,是因为健身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良性的血液循环,能更有效地为全身的生理细胞输送充足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微量元素)和氧气;细胞接受了血液中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就能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从而有效地增强人体健康。细胞生命力强,人体就健康;细胞生命力弱,人体就不健康。那个器官的细胞出了问题,那个器官就会出现病情。细胞停止了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这就是体育运动能全面增强人体健康的科学道理。

  三、关于体力劳动不能替代健身体育运动

  “动者长寿”、“动则有益”,肯定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都能增强人体健康,但二者比较起来,健身体育运动要优于体力劳动。体力劳动不能替代体育运动。这是因为:

  (一)、健身体育运动比体力劳动更能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体力劳动虽然对肌肉、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好处,但往往局限于某些组织和器官的活动,而不能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任何体力劳动都具有专业性质,这就必然使身体的活动局限于某种固定姿势,重复做单一的动作,使某些器官和系统利用多些,而其他器官系统活动就少一些,使整个身体得不到全面的锻炼。例如农民种田弯腰的动作多,机械工人上肢的活动多,三轮车工人下肢活动量大,纺织女工手部活动多而又长时间走路……这些情况往往都重复一种单调的动作。根据生物学“用进废退”规律,长此以往将造成身体某些器官的不平衡发展,也会出现过度疲劳或劳损,甚至可发生某些职业病,如站着干活的工人容易患腰腿疼、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为解决这些问题,除改善劳动条件外,最重要的是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二)、健身体育运动比体力劳动锻炼的效果更好。体力劳动由于工作性质的局限性,劳动时间虽然很长,但并不需要心肺发挥最大的能力。因此,体力劳动对身体锻炼作用不如体育锻炼效果大。专家测试:人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心率虽然也加快,但幅度不大,一般在70-90/次分左右。而从事体育锻炼时的心 率可达110-120/次分,可以使心肺得到更大的锻炼,使身体的生理细胞得到更多的营养,新陈代谢更旺盛,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全面增强人体健康。

  (三)、体育运动能更好地消除劳动后的大脑疲劳。人们在进行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以后,往往会产生疲劳,这种疲劳感首先发生在大脑皮层中。这是因为,大脑皮层支持劳动的神经细胞由于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容易最先出现疲劳。比如,在工厂里从事流水作业的工人,劳动时要手快、眼快、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容易产生大脑疲劳。如果下班以后,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就会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新的强烈兴奋灶,而将体力劳动时产生的兴奋点抑制下去,使活动较少的神经细胞进行工作,原已疲劳的神经细胞就可以得到休息。所以说,体力劳动之后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大脑疲劳。

  (四)、健身体育锻炼可选择好的活动环境下进行。人们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其锻炼效果要比在条件很差的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好许多。比如,矿山工人、水泥厂工人、化工厂工人、厨师等劳动者,长期在条件差的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健康会受到一定伤害。这些人更需要多参加一些室外的体育锻炼,才能强身健体。

  调研材料:奉新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邹亮,退休后担任奉新县老年体育科学学会副会长,他为了动员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参加健身体育活动,作了一次老年人参加健身体育活动与家务劳动对比的调研,其调研结果有很好的说服力。他调研的方法是:对比分析。具体做法是,从机关单位中随机抽调了1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分成三组:甲组为坚持每周参加5天以上体育锻炼,共18人;乙组为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不能坚持每周5天以上,共52人;丙组为除做家务外,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共30人。甲、乙两组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有:健步行、自行车、太极拳(剑)、舞蹈、秧歌、腰鼓、室内外健身器械等“有氧运动”。对100名分组以后的老人,进行同样项目的健康检查,主要是看这些老年人是否有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

  对比分析的结果是:

  甲组的18名老人,无一人有上述疾病。其中有一名老人两年前曾一度血压偏高(140-150/85-95mmhg),她通过服用少量降压药,同时坚持体育锻炼,两个月后血压恢复正常。

  乙组的52名老人中,有两人患慢性病:一名患高血压、一名糖尿病。

  丙组的30名老人中,患病者有20人,其中患冠心病3人(两人已放置支架),肾病2人,骨折1人,做过癌手术的2人,糖尿病2人,老年痴呆1人,高血压4人,帕金森氏病2人,痛风1人,慢支合并肺心病2人。

  如果以是否患有上述病症为衡量老年人的健康标准的话,甲组老年人的健康率为100%,患病率为0;乙组老年人中,四人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0.38%,健康率为99.62%;而丙组老人中,患病者20人,健康率只有33.3%,患病率高达66.7%。

  通过以上分析对比,充分说明:运动健身,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康健;老年人持之有恒地坚持运动健身,才会有健康的身体。要说明一点的是:我并不是说体力劳动不好,更不是说老年人搞家务劳动不对。仅仅是为了说明,体力劳动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体育运动那样,能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全面的锻炼。从总体上老说,体力劳动还是有益于健康,终身辛勤劳动的人,一般都健康长寿。我们提倡老年人既搞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又积极参加健身体育活动,把家务劳动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对身体健康更有好处。

  四、关于科学健身锻炼的“十项原则”

  科学健身包括适当运动、增加生活中的身体和静坐少动间断。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最低的健康获益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是相当于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每周75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等。完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身体活动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且遵循以下十项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老年人参加健身健身体育活动,一定要根据自己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参加健身活动以前,最好做一次较为全面的体格检查,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确定是否可以参加体育锻炼,并听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体检结果又可作为锻炼前的客观指标,与锻炼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判断运动锻炼的效果。如体质一向较好,也可作一些自我检查。如连续下蹲起立20次,或原地跑步3分钟,看是否有气喘、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没有这些症状,即可放心锻炼;否则,便要量力而行。

  (二)、渐进性原则。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急于求成,要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事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锻炼,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满意的锻炼效果。开始锻炼时运动量要小,适应后再逐步增加和达到适宜的运动量。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如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出汗,运动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睡眠均好,说明运动量恰当,效果良好,就要坚持下去。锻炼的动作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时间要逐渐增加。每次运动时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逐步过渡。掌握某些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技巧和锻炼方法,也有一个熟练地过程,必须循序渐进,经常练习,巩固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目的。

  (三)、有氧性原则。老年人参加健身体育活动,必须是有氧运动。所谓有氧运动,就是在运动时不会导致体内缺氧,这是一种比较缓和而又能持续进行的运动。专业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因运动强度大,往往会出现缺氧现象,特别是在竞赛以后,因体内缺氧要张开嘴巴呼吸。老年人不宜选择这种运动强度大、速度快的剧烈运动。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所谓中等强度,就是运动后感觉有点累,微微气喘。如果是健步行,则要求每分钟走120步,每秒钟能跨两步,并能连续进行半小时以上。除健步行以外,慢跑、游泳、太极拳(剑)、健身气功以及门球、台球、乒乓球、地掷球、健身球、柔力球、气排球、羽毛球等等,都是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有氧运动项目。

  (四)、多元性原则。有氧运动是老年人普遍都可以参加的健身运动,但身体比较健康的老年人,为了收到更好的健身强体效果,还可以适当地进行力量性运动、柔韧性运动和平衡能力练习等多元性锻炼。现代医学研究,适度力量训练,对减缓骨质流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提高肌肉耐力、增加肌肉体积,防止肌肉萎缩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推、拉、拽、举、压,都是力量性锻炼,如举小哑铃、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等等,都是力量性运动。由于力量性运动强度较大,老年人做这种运动,时间不宜太长。

  柔韧性运动,能维持人体各个关节活动及肌肉、韧带的柔性和伸展能力,对维持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预防摔跤有较好效果。

  平衡能力练习,可以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防止跌倒。练习方法可单腿站立,练习用脚尖、脚跟走路,还可练习平衡走,逐步增加平衡能力。

  (五)、交替性原则。是指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时,要脑体交替、室内外活动交替,还有动与静要相互交替。有些老年人只热衷于坐在室内打麻将、打扑克、下棋,不到室外参加有氧活动,这不符合科学健身的原则。体育运动要脑体并用,相互交替,室内外活动也要相交替,才会更有益于健康。此外,老年人在每天坚持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能安排一定的时间静坐养神,对身体也大有裨益。

  (六)、意念性原则。就是在锻炼身体时,要意念集中,神形合一,不要分散思想和注意力。锻炼身体也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说,健步行锻炼,要求“抬头挺胸、提肩甩手、大步快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的人为了取得健步行的更好效果,还变换花样走:不仅向前走,还倒退走、横步走、直线走、内八走、外八走、前后拍手走、双手平举走、双手交叉上举走、扭着秧歌走、踮起脚尖走等等。如果你走的时候思想不集中,就不可能按这些要求去运动,效果就会比集中精神运动差很多。特别是习练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更要强调意念集中,不能“走神”。所以,锻炼身体时与人聊天或收听广播,都会影响锻炼效果。“意”为“行”之导,锻炼身体时,要用意念去引领行动,做到“神”“形”合一。这种锻炼方法,不仅能提高锻炼身体的效果,还能锻炼集中精神办好事情的能力。

  (七)、适度性原则。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度,超过了一定的运动量,就会“物极必反”,产生坏效果。如果锻炼后感到非常疲劳,吃不下、睡不好,经休息后仍感周身无力,甚至对锻炼产生厌倦感,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减至合适的运动量。如何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一般以脉搏的变化来衡量。运动后脉搏数较运动前增加60%-65%,每分钟搏动不超过120次,均可视为正常。如运动中出现脉搏跳得过速或出现脉搏减慢,或变得不规则时,应停止锻炼去医院作检查。此外,还应注意观察停止锻炼后心率(脉搏)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时间。健康的老年人,运动后3-5分钟或5-10分钟脉搏可恢复正常。如不能恢复,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调整。运动中呼吸稍快一点是正常的,一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不应超过24次。还可在每周同一时间测量1-2次体重。一般刚开始锻炼的人,3-4周后体重会逐渐下降,这是由于新陈代谢增强,脂肪减少的缘故。之后体重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如体重出现“进行性下降”,可能是运动过度或其他原因,应加以查明。

  (八)、持续性原则。要取得好的体育健身效果,除选好锻炼项目、顺序前进锻炼外,还要持之以恒、持续不断地进行锻炼。因为身体各种功能的改善,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长期坚持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就会使锻炼的成果得而复失。俗话说:“一日空,枉费三日功”。所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要坚持每天都运动。如果实在有困难,每周锻炼的次数也不要少于三次,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锻炼身体一定要有决心、有毅力,切忌时断时续,迂难而退。

  (九)、安全性原则。老年人参加健身体育运动要特别注意安全。一是要顺序前进,运动适度,行动不宜过快、过猛。二是要注意保温,冬天不要顶寒风运动,夏天不要在运动以后立即吹空调、喝冷饮和洗冷水澡。三是不要在雾霾天气和受污染的环境中运动。四是运动时不要抽烟。五是运动中身体出现反常情况要及时停止运动。六是患体温升高的急性病和各种内脏疾病急发阶段,不能进行运动。七要选择光线好、地面平坦的地方运动,避免摔跤。八要防止意外,特别是参加钓鱼、游泳、登山等活动时,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十)、康乐性原则。老年人参加健身体育活动,既是为了增强健康,也是为了愉悦心情,健康和快乐要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所以,组织老年人参加健身体育运动,要提出“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组织各种比赛时,要坚持“重在参与,输赢两欢“的原则,特别是在组织集体参赛的项目时,要提示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互相埋怨、指责、争执,以免影响情绪和团结。“文”、“体”同源,老年人的健身体育活动,要和文娱活动相结合,要在开展体育运动的同时,开展歌咏、器乐演奏、舞蹈、腰鼓、秧歌、曲艺、小品、戏剧表演等文娱活动,多开展文体活动的比赛、展示、演出和联谊活动,使老年人在欢乐中得到健康,在健康中享受欢乐。

  总之,我们要科学理解“生命在于运动”。从辩证角度看,运动是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对于体质虚弱者只需静养就够了。反之,于健康反而不利。持这种“生命在于静养”观点的人认为:人的一辈子心跳次数是有限的,达到一定次数的心跳,生命就到尽头了。运动会导致心跳加快、新陈代谢加快和老化加快。

(责任编辑:于红立)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返回旧版